為積極響應湖北省“干部素質提升年”六大行動要求,全面落實公司人才強企戰略部署,強化各崗位人員履職能力,激發全員創新創造活力,加速復合型人才梯隊建設,3月20日,華晟通公司召開2025年“強基賦能 匠造未來”人才培養動員會,湖北路橋黨委副書記、執行總經理鄭杰,黨委委員、副總經理、總工程師朱紅明,黨委委員、副總經理李萍出席會議,華晟通公司黨總支副書記廖智敏主持會議。
會前,全體與會成員一同參觀武重宜項目黨建園地。園地整體設計將企業精神與紅色基因巧妙融入園林景觀,打造出一幅“紅色長征路”的微觀縮影。通過主題雕塑、文化景墻、黨建步道等特色載體,創建黨建文化新陣地,將黨建引領與人文建設融會貫通。全體成員以“重走長征路”為底色,沿著先輩的足跡,共同感受紅軍戰士無畏艱險的長征精神。這是一場跨越時空,與鏗鏘歷史的交織;這是一次文化征途,與七一勛章人物的薪火傳承。
動員會上,廖智敏詳細介紹了《湖北省路橋集團華晟通建設工程有限公司“導師帶徒”人才培養管理辦法》《華晟通公司2025年“強基礪能 匠造未來”崗位技能比武大賽》兩項制度的實施背景、適用范圍、培養方案、比賽流程、考核激勵等細則。她指出,自2023年業務轉型升級以來,新領域業務不斷拓展,公司將以此次動員會為契機,全力推進人才培養工作,補齊高精尖人才短板,通過營造學技練兵、比學趕幫超的濃厚氛圍,加速核心技術攻關人才梯隊建設,推動全體員工全面發展、多途徑快速成長。
路橋集團領導班子對本次人才培養動員會取得的效果給予高度肯定。鄭杰指出,人才是企業發展第一資源,要持續推進個性化人才培養工作,著手打造人才“新高地”。針對下一階段深入推進人才培養工作,鄭杰提出幾點建議:
一是制度引領,夯實主體責任。要完善“導師帶徒”配套文件及人才培養制度,優化“1+N”立體培養矩陣體系,確保工作推進合理合規。要明確導師職責,強化導師引領作用,充分運用“能上能下”的正確用人機制,激發青年學習熱情。
二是把穩需求,拓寬培養路徑。結合企業改革發展新方向,深入摸排調研核心崗位人才需求,制定個性化培養方案,通過內部導師“傳幫帶”和外部專家帶才的多元化、常態化培養機制,雙輪驅動培養具有工匠精神的技術骨干,打造專業人才“蓄水池”。
三是高位推進,高效走深走實。公司上下要凝心聚力,以重實干、重實績、重擔當為導向,把人才工作融入中心大局,與企業發展協同并進,推動各項工作走深走實,真正為行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不朽人才力量。
朱紅明強調,科技是第一生產力,人才是第一資源,創新是第一動力,而企業的可持續發展,本質上是人才的可持續發展。針對人才培養,朱紅明提出三點建議:
一要堅持創新引領。把人才培養工作放在國企改革攻堅的首要地位,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,扎實推動人才培養與工程技術創新深度融合,為企業高質量發展造勢造血。二要堅持以崗礪才。能力是練出來的,人才是用出來的,要用好用活各方面人才,堅持以用為本,確保人才配置最優,挖掘最大潛力,發揮最大效能。三要堅持個性化培養。在大力推動人才強企建設的背景下,把為黨育人落實在人才培養工作全過程,時刻關注員工的個性發展,推進個性化教育,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。
李萍表示,本次活動是發揮“導師帶徒”優良傳統、落實路橋集團“人才強企”戰略的生動實踐。針對下一步工作,她提出四點要求:
一是導師傳幫帶,因材施教促提升。導師要主動擔起責任,既要傳授技術經驗,也要關注學員成長動態,結合個人能力和職業意愿制定差異化培養方案,避免“一刀切”。通過定期溝通、項目實踐和案例指導,幫助學員快速提升業務水平。二是職業引導明方向,虛心學習促成長。新員工要主動學習公司政策、崗位技能和行業知識,強化思想認同。各部門需建立常態化輔導機制,通過“老帶新”“結對子”等方式,幫助新人完成從理論到實踐、從生手到骨干的轉變。三是比武大賽重實效,公平競技強技能。技能比武要貼近實際工作需求,科學設置考核標準,確保公平公正。通過技術比拼、難題攻關等環節選拔優秀人才,讓比賽成為展示能力、交流經驗的平臺,形成“比學趕超”的良好氛圍。四是部門聯動聚合力,協同共育新人才。各業務部門要打破壁壘,明確分工,整合資源,形成合力,在集團黨委統籌下協同推進人才培養工作,為集團公司高質量發展提供人才支撐。
華晟通公司將以此次人才培養動員會為契機,續寫“紅色傳承 晟通擔當”黨建品牌的新篇章,通過個性化、多樣化、立體化的培養路徑,加速構建核心技術攻關人才梯隊,以人才動能升級助推項目建設提質增效,開創人才培養工作新局面。
湖北路橋黨建工作部部長郭琳達,華晟通公司黨總支書記、董事長凡孝均出席會議,湖北路橋人力資源部主要負責人、華晟通公司項目班子成員共計70余人參與活動。